唐丹玲团队研究揭示了南海微塑料空间分布特征及聚合物构成
发布时间:2022-2-20 发布人:U团队
广州海洋实验室唐丹玲研究团队通过采集、分析海表微塑料实测数据,研究了南海西南部微塑料空间分布特征及聚合物构成。近日,相关成果发表于海洋学期刊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 《海洋科学前沿》(中科院二区,IF:4.912)上。论文第一作者为于君,通讯作者唐丹玲和王素芬;合作者来自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山大学和广东省海洋遥感重点实验室。
图1. 论文首页
全球海洋中近60-80%的漂浮废弃物是塑料。由于塑料的难降解性,海洋最终成为了废塑料碎片的主要汇点之一。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被称为微塑料。微塑料目前被证实广泛存在于全球各类水体环境中,其中陆源排放和海上船只活动是海洋微塑料的主要来源。南海西南部岛礁众多,且远离中国大陆,其微塑料污染水平和来源也尚不明确。
图2. 采样站位及各站位微塑料丰度(单位:particles/m3)
该研究数据由团队成员于2018年3-4月在南海南沙和西沙附近水域采集,共计22个采样站位(图2)。本研究结果揭示微塑料污染广泛存在于南海西南部,但其总体水平较低,超过80%的微塑料粒径小于2毫米。南海西南部的微塑料污染物主要为纤维状和碎片状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氯乙烯(PVC)和赛璐玢(Cellophane)。南沙的海表微塑料丰度高于西沙,而且微塑料的粒径更大一些。此外,南沙的海表微塑料聚合物类型更丰富。南海西南部海表微塑料丰度较低,但聚合物种类繁多,岛礁之间以及海陆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海上船只往来和部分有人驻守的岛礁是该海域微塑料的主要来源。西沙和南沙的MPs污染差异表明需要加强对船舶和渔业活动产生的塑料垃圾处理的控制,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减少海上、尤其是公海上的塑料垃圾。
图3. (A, B)SCS西南部周围六种主要表面MPs聚合物的比例;(C)所有采样点的MPs丰度和总聚合物类型;(D)不同形状的MPs聚合物的比例:纤维、碎片和薄膜。
图4. 西沙和南沙周围地表水中六种主要的MPs聚合物的比例。下图为六种主要聚合物中每个有代表性的MPs颗粒,第一排从左到右是PET、PVC、赛珞玢;第二排从左到右是PP、PVDC、PA。
这项研究显示南海西南部的微塑料丰度较低,但聚合物类型多样。在海洋环境中的长距离输运造成了各种微塑料颗粒的混合。南沙附近的微塑料丰度高于西沙,西沙的微塑料粒径小于南沙,微塑料聚合物的多样性从西沙群岛到南沙群岛有所增加。分析推测在南沙群岛西南部,微塑料主要来源于海洋船舶活动和陆地来源的塑料废弃物的风化和分解。
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6136)、广东省特支计划创新团队项目(2019BT02H594)、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重点专项(GML2019ZD0602)、中国科学院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基金(ISEE2019ZR02)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咨询项目“南海岛礁开发与海权”(2016ZWH005A-005)等的联合资助。
文章信息: Yu J, Tang D*, Wang S*, He L & Pathira Arachchilage KRL (2022).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Composition of Surface Microplastics in the Southwestern South China Sea. Front. Mar. Sci. 9: 830318. https://doi.org/10.3389/fmars.2022.830318
文章PDF链接:http://www.lingzis.com/journal%20article.htm (No. 172)
文字|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