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丹玲团队在巽他陆架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方面研究取得进展
发布时间:2024-8-1 发布人:U团队
近日,广州海洋实验室唐丹玲团队在在巽他陆架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方面研究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Distribu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coustic characteristics of seafloor sediment in the Sunda Shelf”为题发表在SCI期刊《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唐丹玲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中山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侯正瑜副教授担任第一作者和 共同通讯作者。合作单位还包括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
研究对南海巽他陆架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分布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声学和物理特性的分布,对研究区域的海底底质声学特性进行了区域划分;同时分析研究了最大抗剪强度与孔隙率、湿容重的关系。通常,最大抗剪强度与孔隙率成反比,与湿容重成正比;而当最大抗剪强度达到一定值时(本研究中约为20 kPa),随着湿容重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孔隙度的增大而增大。研究区沉积物的声学和物理性质表明,沉积物的迁移、来源、地形和水动力条件是影响沉积物分布的关键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塑造了巽他陆架独特的海底底质声学特性分布规律。
该研究的样品数据来自2021年广州海洋实验室广东省创新团队“南海生态环境权益综合研究U团队(带头人:唐丹玲研究员)”组织的U1航次。该研究对南海U形海疆线断面走廊相关区域的 巽他陆架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有了新的认识。
研究由广东省创新团队U项目(2019BT02H594)和广州海洋实验室人才科研启动项目(GML2021GD0810)等资助。
论文全文: Hou, Z., Tang, D., Liu, J., Li, Z., & Xiao, P. (2024). Distribu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coustic characteristics of seafloor sediment in the Sunda Shelf.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1-7, https://doi.org/10.1007/s00343-024-3120-2
论文PDF下载请点击:#202,http://www.lingzis.com/journal article.htm
图1 巽他陆架海底沉积物取样站位(红星)与南海主要表层流(取自Liu et al. 2016)
图2 基于研究区构建的声速-孔隙度经验方程与国内外经验方程对比图
图3 最大抗剪强度与孔隙率(上)、湿容重(下)的关系